地下錢莊首腦許凱弼佯稱借款給被害人,卻要求被害人開本票當「擔保金」,許等人未依約借款,還將支票拿去兌現,被害人為避免跳票,會缺錢孔急,許再派另一組人借款給他,但利息高達60到120%,若還不出錢就派小弟暴力討債,被害人一毛都沒借到,卻欠下大批債務,大同警分局前天依加重重利、恐嚇取財、詐欺等罪嫌將許等10人送辦。

 

人生總有困難時 生活總有急需時

真心推薦給您這個能協助您順利借錢的專業諮詢中心

您只要跟他們說明您目前的難題

相信這個問題

他們能協助您媒合最佳銀行

 

 

 


高中國文課本文言文比例調降的方案,終於無一通過,讓人難過。主張文言文比例不能減少、只能增加的人們,思考理路各不相同,而我們支持調降的,當然也是各有想法,非僅一端。

只要是真正嚴肅認真的思考路徑,都是可以好好對話的。然而,當前的爭議,幾乎大多是將對方的意見扁平化、去脈絡化,不是胡亂酸,就是貼標籤,以曲解對方,來成就自己的論述。媒體記者來訪,問我意見,因為我實在經歷太多太多次了,意見總是被任意簡化、拼貼、扭曲,有點失望,而且當時我正在除草,滿頭大汗,所以拒絕了。

看了臉書上玉蕙被酸,決心還是必須說一說。

我們支持調降文言文,我們期望108課綱下的高中國文課本,能夠以現代、在地的文學為主,而後擴延到古典文學、外國文學,與世界許多國家的做法相同。當然,我們當中,確實有人主張台獨、不喜歡中國古典文學,但那又如何?「主張調降文言文」,與我們是不是台獨、喜不喜歡中國古典文學,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係。更何況,在現代社會中,「我們」也並非一個固定的社群,而是複雜差異、變動不居的,不同的議題,便有不同的「我們」群體結盟關係。

所以,將「主張調降文言文者」,都想像為:「主張調降文言文」=「反文言文」=「反中國」,是明顯的邏輯謬誤。身為主張文言文比例調降者,我觀察到幾個反對調降的論述,都是在邏輯上有問題的,如果這樣談問題,大家只有陷入死胡同,難以對話。

1. 論述一:「主張調降文言文」=「反文言文」

「主張調降」和「反」,明明是兩個不同意義的語詞,卻被某些人偷換概念, 直接等同。事實上,在我所認識的朋友中,支持調降文言文者,不乏文言文造詣極佳的中國古典文學專業研究者。以自行偷換的概念,來指點、批評對方,論斷是非,這樣如何對話?

2. 論述二:強調「文言文」代表「中國文化」,並認為主張調降文言文者,即是「脫中國」、背祖忘宗,是「文化台獨」,如中國時報對廖玉蕙的攻擊。

(1)姑且不論「文化台獨」又怎麼了?每個人認同的祖與宗不同,又怎麼了?單是認為「文言文」代表「中國文化」,就有問題。不知這樣談論的人是否想過,恰恰是你們這樣的論述,對「中國文化」的時間線與內容的認識,僅僅停留在前近代,是你們自己窄化、縮化、單調化「中國文化」的幅員與內涵。

(2)挪用「文言文」,做為「中華文化/中國國族認同」的符碼,事實上,既不尊重「語文」,也不尊重「文化」,更不尊重「文學」。

苗栗二胎(3)關於「主張調降『文言文』,即是『文化台獨』」:這個論述的邏輯,更是不堪一擊。我也不說什麼,只請大家去找找中國的中學課本,算一算其中的「文言文」比例,你肯定會愕然發現,原來中國比我們這些人更「文化台獨」。將「主張調降」視為「被某種特定政治意識型態所驅使」的人,自己本身又何嘗不是也可能「被某種特定政治意識型態所驅使」?而且,還是一個更大敘事、更威權的政治意識型態。

(4)事實上,主張調降文言文比例的朋友,也有各種不同的政治觀點。我們的共通點,是認為高中文學教育應該基於「現代社會」的溝通、表達的需求,以現代文學為主,加入一些古典文學、外國文學,增進多元修為。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思考路徑。說穿了,設若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存在統/獨論爭的國家,你還會主張「文言文」一定要多過「現代文學」嗎?

3. 論述三:「文言文」是「語文/文學」的至高美學指標,學「文言文」可以提升「語文/文學」能力,減少「文言文」,學生的「語文/文學」能力會降低。

(1)將「文言文」視為「語文/文學」的美學指標,論述邏輯不通:如果這個論述成立,現當代文學就不必存在了,除非大家都回去寫文言文、說文言文,否則這個社會永遠達不到這個「美學指標」。如果這個論述成立,那麼,那位酸廖玉蕙的張大師,又何必如此積極地以現代文學在台灣文壇占位呢?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說話、溝通方法,有不同的美學典律,是否能以「文言文」為唯一、至高典律,貴古薄今?

(2)如果「文言文」代表「語文/文學」的唯一、至高美學指標的邏輯不成立,學「文言文」才能提升「語文/文學」能力,「文言文」減少,學生的「語文/文學」能力就會降低,這個說法也是不成立的。「能力指標」的檢驗標準,不是先驗的,是社會賦予的,不是絕對的。如果這個社會期望高中生擁有的是「古文能力」,那自然要以古文為主,如果期望高中生擁有能在現代社會流暢使用的「語文/文學能力」,那麼,這與他們是否多學「文言文」,並無直接的、充分必要關係。更別提許多憂慮「文言文減少,孩子語文能力會降低」的家長,真的有那麼在乎「語文」、「文學」嗎?真是想讓孩子以「語文」、「文學」為志業嗎?還是在乎考試而已呢?

我們支持調降文言文,期望108課綱下的高中國文課本,能夠以現代、在地的文學為主,而後擴延到古典文學、外國文學,考試內容與方式,當然也要因應變革。任何學生因為課文的引領,想擴充自己的古典文學、現代文學、外國文學的認識地圖,做為志趣,或甚至成為某種專業,都值得鼓勵。

要求降至30%的古文比例,既不惡毒、也不誇張,在我所知道的一些國家,都還是更少的,我相信這也沒有影響他們學子的「語文/文學能力」。因此,至少降至30%的古文比例,為何不能成為政府、課審會、學者專家、社會大眾,無論是什麼政治意識型態的人共同努力的目標呢?(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,原文連結。)

※作者為東華大學文學系副教授

【延伸閱讀】

  • 連勝文稱「不讀文言文台灣精神會消失」 網友噓爆:沒人知道你在公三小
相關新聞影音

宜蘭民間信貸
C8A56E545DB7846B
arrow
arrow

    zad12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